今天是: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行教师节专题研讨活动暨新教师入职教育及导师聘任仪式--“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系列活动之三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2-09-09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9月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B117会议室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举行了庆祝第38个教师节研讨会暨新教师导师聘任仪式。学院党政领导,新教师导师,青年教师代表以及2021-2022年度新进青年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凤梅书记主持。

首先,李凤梅书记向与会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向为学院建设育发展作出贡献的老教师致以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南大学第十八届‘我最喜爱的老师’”、“30年教龄纪念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祝贺;向今年新加入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家庭的老师们表示诚挚欢迎。

随后,青年教师代表陆雪飞、顾益、郑宇三位教研室主任分别就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等进行了分享。陆雪飞老师谈了自己进校以来的成长经验,并勉励新教师多与优秀教师交流;顾益老师分享了自身教学成长的经验,并指出思政教学的“大资源平台”构建需要将筹备工作做在前面,用心做好教学设计;郑宇老师提出科研方向需要“横跨半步”,并建议新教师根据自身专业所长与马院学科相结合,尽快产出成果。

接下来,新教师就自身情况以及入职以来工作科研上的困惑与在座领导和教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座的老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从教心得,并勉励各位青年教师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刘大禹教授指出做学问需要肯吃苦,必须集中精力甘做冷板凳,将自身研究方向做扎实、做透彻。另外,青年教师也要多注重身体锻炼,尽可能以精力充沛的状态迎接学术科研、教学实践中的挑战与任务。陈永杰教授提醒新教师在入职后要尽快调整研究方向,“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尽快实现自身专业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转型,注重研究的“学理性”与“价值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陈绪新教授强调新教师在实现科研方向转型时不能完全不顾自身研究的学术性与独立性,应该在原有基础上保留自身专业优势,并且实现跨专业间的资源整合,突出自身学科优势,以实现马学科科研创新建设;侯勇副院长提出新教师入职后需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在课题立项方面多与教授们交流并汲取经验,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潘加军副院长认为,青年教师在准备课题立项方面要认真准备,在尽可能多模仿成功申报项目的优秀教师的申报书,以实现对于课题立项规范的熟悉。并且在考核期内要尽可能多发高质量论文,尽快完成考核任务;徐玉生副院长勉励青年教师要努力奋进,明确目标,积极参与团队学术活动,在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实战中成长进步,争取尽早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刘焕明院长进行总结,提出“种豆子”理论,鼓励青年教师乐为、敢为、有为,尽好科研-教学两个方向的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将自身专业特长融入学院思政课教学之中,研究现实的重大问题,肩扛时代“大使命”,争做“大先生”,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坚持立德树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会间,李凤梅书记宣读了新教师导师名单,与刘焕明院长一起为导师们颁发聘书,新教师与导师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