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成立40周年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两个结合视域下的自然辩证法创新与发展”。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18个院校的专家、学者就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具体实际、自然辩证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话题展开研讨。本次会议表彰了40年来为研究会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万长松教授、张云霞教授、连冬花副教授荣获“杰出贡献奖”,顾益副教授荣获“优秀青年人才奖”。

(“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

(“优秀青年人才奖”颁奖典礼)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万长松教授以“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流变”为题作报告。万长松教授表示,马克思是实践哲学的开创者,也是辩证的技术决定论的创立者,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在苏联和俄罗斯走过了百年发展历程。以库津为代表创立的苏联学派,不仅系统阐释了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而且结合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技术工具论”。而面对技术文明危机带来的新挑战,以罗津为代表的技术哲学后苏联学派,创新发展了“技术文化论”和“技术自主论”,对技术本质、技术发展、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万长松教授表示,虽然当代俄国技术哲学总体上转向西方技术哲学的叙述方式,但并未完全摒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万长松教授发表大会主旨报告)
在大会主论坛发言环节,顾益副教授以“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整合自然主义探究”为主题,指出自然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出现了种种唯科学主义的主张。唯科学主义者把当前最佳科学理论及其范式奉为形而上学的神谕,经典科学实在论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唯科学主义的自然主义。而整合自然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信念都不应该拥有凌驾于其他信念的特权,驳斥了认为科学理论享有特权的唯科学主义认识论,主张要整合当前已有经验证据和科学史证据对科学理论的支持状况,从而以更有建设性、更有助于实现科学目标的立场指导科学实践。顾益副教授指出,整合自然主义主张同时寻求可接受性和适合性两个目标,强调哲学为科学实践提供建设性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科学实践的最佳方式。
出席本次大会的还有来自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徐芊楠硕士和邓皓月硕士。

(顾益副教授与学生徐芊楠、邓皓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