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召开集体备课会

编辑:图/文:林梓涵 审核:顾益 发布日期:2024-12-13 来源:  

12月13日下午,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在B203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教研部全体教师参会,备课会由教研部主任顾益副教授主持。

顾益主任首先对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璐老师参加马原教研部集体备课,并从下学期开始承担马原课教学表示热烈欢迎。其次,顾益主任向全体教研部教师传达了学校、学院关于期末出卷、成绩录入以及成绩归档等相关事宜的具体要求。

随后,教研部的张祖辽副教授以“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张祖辽副教授的教学以教材为依据,同时又结合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例如在讲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时,结合洛克、康德等学者的观点,引出马克思对近代认识论的超越;同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梳理一些错误观点的哲学背景,帮助学生廓清对于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等观念误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

教学展示结束后,陈永杰教授进行点评并提出教学建议。陈永杰教授对张祖辽老师的西方哲学史功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也向各位教师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之中,经典著作所揭示的规律浓缩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掌握基本原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经典著作并杜绝对经典的错误解读,因此,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运用马恩的经典论述来进行补充和论证,拓宽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认识上正本清源,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原理和经典各有其用,需相互促进,不能偏废。

最后,万长松教授分享了其在俄罗斯进行为期十天学术访问的心得体会,与教研部老师们交流了他出席高等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与圣彼得堡大学哲学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的多位学者所进行的深度对话交流、实地考察位于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博物馆、参观位于红场的列宁墓和在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列宁生平事迹展期间所形成的收获与感悟。

本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师之间形成了深入研讨、互相学习的氛围,为高效优质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更是在学术交流经验的分享中,有效拓展了教研部各位教师的学术视野,积极提升学院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顾益主任传达期末工作要求

张祖辽老师进行教学展示

万长松教授作学术交流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