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中央党校侯才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B103为我院师生进行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天人合一’传统”的哲学讲座。侯才教授是中央党校哲学部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讲座由院长张云霞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及15、16级硕士研究生前来聆听。
侯才教授首先通过列举老子、孔子、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哲学家在哲学转型的贡献,指出哲学向主体性方向的转型。他强调,现代哲学已经被工具化了,具有工具理性色彩,这也就使得哲学不能成为人们真正安身立命的东西,进而指出哲学转型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解体。其次,侯才教授通过讲解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扬弃,告诉在座师生:马克思对哲学转型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实现的人与自然的统一。紧接着,侯教授讲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贡献,着重指出了恩格斯关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不在于它的存在的历史贡献,并提醒同学们要克服在逻辑推论上的局限性。最后,侯教授从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上,归纳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在对待传统形而上学问题上的两条传统路线,从当代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两个角度分析了“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否合理和可能。此外,侯教授重点讲解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从对于个体生命的完善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上,我们要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吸取营养和思想资源。
张云霞院长总结指出,侯才教授从经典作家的“原话”出发,讲解了哲学转型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理论性和指导性强是整场讲座的特点。侯才教授精彩的讲学不仅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对哲学的热情和信心。哲学对学生们的成长指引也永远在路上。

张云霞院长主持讲座

侯才教授在讲学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文:孙良运/图:陈敏/审核:唐忠宝/指导: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