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太湖耘林”系列讲座五—万长松教授专题讲座

    编辑:文:张任/图:张益斌/审核:陈绪新 发布日期:2018-11-20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11月19日晚,万长松教授于我院B117会议室举行题为“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专题讲座。我院17、18级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贺钟霖同学主持。

    首先,万老师以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发问引出主题并强调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科学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同时,进一步以四个反科学实例为我们解答了何为科学;以历史上重要的科学思想为我们阐释了科学真正的内涵所在;以科研为靶,为我们提供了能够正中靶心的科学方法,即善于提出问题,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

    其次,万老师就科学精神及科学与科学精神的关系给出了精彩的解读。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其最基本的形式主要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以及批判精神等;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万老师还强调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应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发掘新力量,拓展新空间,引入新方法,创造新知识,激活新思想,维持新精神。

    再次,万老师以约翰·洛克的三大定律亚当·斯密等的三大原理、四大制约、四大原则和五大准则引入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点,即人人类关怀。他表明,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给人以方向;科学是关于规律的学问,人文是关于人学的学问;科学讲理性而人文理性、感性、悟性于一身。应继续高扬科学与人文的旗帜,实现和平崛起。

    最后,万老师指出要运用好科学与人文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即在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同时,也要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讲座期间,万老师还与在座同学展开了良好的互动,并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现场气氛和谐而愉悦

    在聆听万老师的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对未来的生活学习也有了新的方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