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术论坛

    学术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论坛 >> 正文

    “太湖耘林”系列讲座九——吕庆广教授专题讲座

    编辑:文:孙 君/图:王琴琴/审核:李凤梅 发布日期:2019-10-3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1028日晚,吕庆广教授于我院B117教室开展了以“西方左翼思潮及其研究现状”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我院201819级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由谭晓婷同学主持。

    首先,吕庆广教授将左翼的概念和群体构成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左翼是指对工业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社会持批评立场并以寻求对其超越或完善为使命的政治组织、学术团体以及个人。左翼的发展时代久远,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派别,如与前苏联思想联系紧密的老左翼派;以西方各大高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为主的新左翼派;还有学院左翼、后政治左翼、左翼自由派和中坚力量“新马克思主义”等众多派别。通过吕老师的讲授,使得同学们对左翼有了更清晰、准确的定义和区分。

    其次,吕老师就现代左翼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聚焦点。他指出,左翼的理论基础比较庞杂,包括马克思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毛泽东思想、无政府主义、存在主义、民粹主义、东西方宗教哲学等众多中西方思想,同时这些理论聚焦于制度与社会文化批判、现存社会结构分析、文化相对主义与身份政治、自然的权利与伦理等七个焦点。吕老师在每个理论焦点上都详细讲述了代表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左翼的了解。

    再次,吕老师对左翼的发展进一步剖析了其存在问题与现实困境,并对当今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总结。他指出,当今西方左翼的发展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无力挑战自由主义政治话语权;二是内部无力形成理论共识;三是存在理论偏差。吕老师用如今全球的反全球化事件为例,向同学们阐述目前左翼思想上存在的偏差和谬误。同时,他认为,当今中国学术界的西方左翼研究已经由探究已逝学者思想转向追踪在世学者的思想,但这些研究从总体上看存在三大不足:一是理论深度挖掘不够;二是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三是理论突破和创新的勇气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吕老师鼓励同学们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扩展。

    最后,吕教授悉心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拓展到论文写作上。他指出,论文有“四新”,即“观点新、角度新、方法新、材料新”,即使不能全部包含,成功的论文也应包含其中一二,否则便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成果。

    通过本次讲座,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同学们今后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当前,左翼思潮还有很多未被发掘和研究的新领域,老师也以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敢于钻研,敢于尝试新领域,了解新知识,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在未来学术生涯中进行论文写作的信心和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