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徐霞客与江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

编辑:文:张瑶瑶 图:魏微笑、吴桐羽等 审核:李凤梅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  

在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5月19日)来临之际,2025年5月10日,由江南大学、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指导,无锡市徐霞客研究会、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徐霞客与江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浙江、山西的历史地理、文化旅游以及徐学等领域的120余位专家学者。

活动伊始,现场播放了吴传玖将军、徐建春教授等创作的《徐霞客之歌》以及全国各地的贺信。在开幕式上,无锡市徐霞客研究会会长许强致开幕辞,他指出,江河是文明的摇篮,徐霞客以科学精神破解长江正源之谜,期待通过多维视角的碰撞,让徐霞客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江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朱庆葆指出,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作为徐霞客故里的高等学府, 江南大学始终将弘扬霞客精神视为使命。原江苏省旅游厅厅长朱民阳表示,徐霞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以徐霞客精神为纽带,保护江河文脉、推动绿色发展,让“霞客之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原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赵钧指出,作为徐霞客的家乡人,江苏始终以传承霞客精神、守护江河文化为己任,祝愿各位在无锡收获学术的启迪、友谊的温暖。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会长顾晓华表示,徐霞客曾以“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抒写壮志,让我们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共筑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篇章。

在学术研讨和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徐霞客科学精神以及江河文化的溯源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焕明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徐霞客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精神财富。无锡徐霞客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吕锡生指出,溯江探源是徐霞客在书斋立下的终身大志,游记中根据兴趣考察了湖南道州至云南罗平长达千余里的石灰岩溶地貌和洞穴,所写的岩溶洞穴文献,早于西方二百多年。云南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杨林军指出,徐霞客实地考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后,辨明金沙江流向与澜沧江、怒江不同,也与南金沙江无关,进一步明确了金沙江的地理特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徐霞客:“我很想学徐霞客,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天下。”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表示受益匪浅,既能触摸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品格,更能为长江大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