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统稿会在行政楼召开。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第四编辑中心主任周海燕、编辑孙祺,无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燕,市委研究室副主任郑立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罗安斌,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姚忠伟,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韩亚辉,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副院长潘加军、教授刘焕明,以及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由高燕主持。
高燕首先对丁总编一行亲临指导表示欢迎与感谢;然后说明了编著《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一书的意义,希望能生动展示无锡作为发展人文经济学的绝佳实践地和示范样板地;最后提出了对书稿的总体要求和推广计划,强调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前瞻性和可读性。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燕讲话
丁丁详细介绍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资源优势与出版经验,也对各位编写人员的工作表示肯定。他认为该书把握好了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做到了既有政治高度、理论热度,又有实践项目、群众角度。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讲话
刘焕明代表编写组向与会专家汇报书稿编著情况,从书稿的各个阶段,到章节的逻辑安排,以及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等方面。他还总结了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转化,二是案例选择的代表性与针对性,三是网络文献引用规范与纸质文献时效性考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焕明讲话
无锡市相关部门代表高度认可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先后提出修改意见。郑立平认为该书具有广度、高度、深度,但要进一步厘清人文与经济的关系,把握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罗安斌认为可以在理论阐释方面再推进一步,阐明人文经济学的两个理论背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谈人文,厘清人文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姚忠伟强调书籍的编写要注重框架结构的逻辑性、内容分布的统筹性,案例数据的时效性,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但应该重点论述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韩亚辉认为阐明人文经济学中文化的内涵是关键核心,无锡作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经济活力的城市,有许多具体数据与成功案例,要将这些丰富素材很好地吸纳进书稿中。
市委研究室副主任郑立平讲话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罗安斌讲话
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姚忠伟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韩亚辉讲话
人民日报出版社代表也阐述了审稿意见,周海燕认为该书作为一本研究性著作兼具了理论性、实践性还有通俗性,但需要增加一些无锡特别具体的实例,来展现无锡的特色与优势。孙祺强调,在书稿撰写过程中,要注重内容、文字、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是确保书稿质量、提升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关键。
人民日报出版社第四编辑中心主任周海燕讲话
人民日报出版社第四编辑中心编辑孙祺讲话
巩建青作为编写组成员代表,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提问作出回应,总结了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也提出了遇到的难题,与专家们进行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巩建青讲话
本次统稿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的编著思路与方向,对于编写组整合团队资源、提升编著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力求系统研究新时代无锡推动人文经济学的生动实践,全面展示无锡探索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宝贵经验,从而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现场